辽宁高院设立首个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久草久草

  中新网沈阳6月3日电(记者 王景巍)6月3日,记者自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关于《环境资源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签署仪式上获悉,辽宁高院设立首个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黑土地司法保护基地,以新质生产力激活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新动能,持续擦亮环资审判司法品牌,推动形成具有辽宁特色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实践样本。

6月3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签署《环境资源保护合作框架协议》现场。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供图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守护好黑土地,事关民生福祉,更离不开法治保障。据介绍,辽宁高院选择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作为黑土地司法保护基地,充分发挥黑土地保护与修复、科普宣传教育、案例推广、专业培训、产业振兴等多元功能,强化科学技术、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是探索环境资源“恢复性司法实践+科技创新”的有益尝试。

  设立黑土地司法保护基地是《协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协议》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要求,明确了专修基地建设、智库共享、资金使用、平台共建等四项合作机制,在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等领域开展深度协作,旨在解决环境资源审判前端和后端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司法保护融合发展,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立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环境资源保护协作新模式。

  据悉,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是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首批特色研究所试点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解决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以科技创新驱动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下一步,辽宁高院将和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进一步强化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生态保护协同治理,为美丽辽宁建设和实现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科技支撑。(完)

  中日民间交往因疫情阻碍遭遇波折,在此背景下,此次新疆行对于疫情之后恢复两国民间交往发挥何种作用?薛剑表示,中日关系的根基在民间,真正能够把握两国关系前途命运的是两国人民。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大阪总领馆会继续深耕基层,广泛做好民间工作,只有打好民间基础,中日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改善与发展。此次活动以新疆为切入口,有利于带动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整体认知,逐步改善日本社会对华感情。  据了解,访疆团全程费用大约3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7万元),有外媒造谣称由中国付费请日本民众去做所谓的“外交宣传”。“这笔旅行费用由参团人员自行负担。”薛剑对《环球时报》记者明确表示,“坦白说,这笔费用对普通日本民众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日本民众愿意自费前往,恰恰说明了新疆本身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以及日本民众普遍希望了解涉疆问题真相的迫切心情。”

发布于:北京市
\| 考官第一次被这么侮辱。| 这个世界充斥着怪物,没人能活到18岁(第一季逃离怪物都市合集)| 地铁要不要设置女性车厢?杭州继北上广之后也回应暂不设置